你能想象吗?4名看似普通的女性旅客,竟在内衣中藏匿8条活体球蟒试图闯关。近日某地海关在口岸截获的这起案件,揭开了濒危物种走私的冰山一角。当海关关员从她们贴身衣物中取出用棉袜包裹的蟒蛇时,这些冷血动物正吐着信子,而当事人却声称只是为了赚取"带工费"。
事件回顾:内衣藏匿8条球蟒被查获
7月中旬,海关关员注意到一名穿黑色波点上衣的女性神色异常。经检查,其内衣中赫然藏着两条用棉袜包裹的活体球蟒。随后三小时内,关员又连续截获3名采用相同手法的女性,每人身上均携带2条球蟒。这种"棉袜包裹+贴身隐藏"的手法极具隐蔽性,当事人自述是受雇运输,每条蟒蛇可获数百元报酬。
经技术中心鉴定,这批体长40-50厘米的球蟒均属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Ⅱ物种。这种原产非洲的蟒蛇因温顺性格和华丽花纹,在黑市宠物市场可卖至上万元,催生出专业的跨境走私链条。
法律红线:国际公约与国内法双重重压
球蟒作为CITES公约附录Ⅱ物种,国际贸易需进出口双方许可证。我国《野生动物保护法》第35条明确禁止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,《刑法》第151条更规定走私珍贵动物罪最高可判无期徒刑。本案中8条活体球蟒已构成"情节严重",基准刑为5年以上。
参照判决的类似案件,当事人走私20条球蟒获刑7年。本案虽数量较少,但活体动物具有传播疫病、生态入侵等特殊危害性,量刑可能从严。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当事人声称"不知情",根据司法解释,收取带工费行为已证明其主观故意。
活体走私的生态灾难链
活体动物走私绝非无害。2019年佛罗里达州因宠物蟒蛇逃逸引发生态灾难,当地小型哺乳动物种群锐减90%。我国海关数据显示,近3年截获的野生动物中15%携带鹦鹉热、线虫等人畜共患病。更可怕的是背后的产业链:境外收购-雇佣"水客"-国内分销,每条蟒蛇经三次加价后利润超300%。
海关防线:三道拦截机制解析
本案的成功查获得益于海关的多重拦截机制。X光机能识别活体动物特有的骨骼影像和蠕动特征;关员通过"异常神态识别法"锁定目标;专业开拆检查避免伤害活体证据。
守法提示:公民出入境必备知识
出入境前务必查询《中国海关禁止进出境物品目录》。如需携带人工繁殖的濒危物种,需提前30天向国家濒管办申请CITES证书。特别提醒代购从业者:2023年已有7起因带货濒危物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,所谓"不知情"不能成为免责理由。
这起案件暴露出部分人对法律的无知与侥幸。当我们在谈论"异宠热"时,不该忘记每只走私动物背后,都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。正如海关人员所言:"守住国门生物安全,需要每位公民的守法意识。"
牛达人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-配资实盘-正规合法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