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是各行各业践行作风建设的“指南针”。对幼儿园教师而言,我们的工作阵地在活动室、在游戏场、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,落实这一精神无需宏大叙事,只需以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的初心,将“清廉、务实、节俭”的要求融入日常,用锲而不舍的坚守,为孩子筑牢成长的“清风屏障”。坚守“清廉底线”,护好教育公平的“小天地”。幼儿园里的“人情往来”,常藏在家长的“小心意”里:孩子入园时的购物卡、逢年过节的微信红包。这些看似温暖的馈赠,实则是教育公平的“隐形考验”。一旦收下,不仅会让其他家长陷入“不送礼不放心”的焦虑,更会在孩子懵懂的认知里,埋下“物质能换特殊对待”的错误种子。作为幼儿教师,我们要做的是“温和而坚定地拒绝”:笑着告诉家长“您的信任就是最好的礼物”,坦诚说明“对每个孩子用心,本就是我们的本分”。守住这份清廉,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享有拥抱、鼓励与关注,让幼儿园成为充满公平与爱的小天地。摒弃“形式虚功”,把精力放在孩子“真需求”上。
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形式主义,落实到幼教工作中,就是不搞“花架子”、不做“表面文章”。不必为了迎检反复排练孩子不理解的表演,不必为了台账好看堆砌无关的文字,更不必用精致的展板掩盖孩子真实的学习状态。我们的时间,该用在更有意义的事上:是琢磨怎么把《小熊过桥》的故事讲得让孩子敢说、敢演,是设计“整理玩具小能手”的游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,是在孩子想家哭闹时蹲下来耐心安抚,是在家长会上坦诚分享孩子的进步与不足。就像上次准备“自然探索日”,我们没有布置华丽的场景,只是带孩子在园区里找蚂蚁、看落叶、闻花香,孩子们的笑声就是对“务实作风”最好的认可。践行“节俭小事”,做孩子的“生活好榜样”。“厉行节约”不是口号,而是幼儿园里触手可及的日常。午餐时,我们先把自己碗里的饭菜吃干净,再引导孩子“光盘”;整理教具时,把缺角的绘本粘好、松动的积木拧紧,不随意丢弃;离园前,和孩子一起检查“灯关了吗?水龙头拧紧了吗?”。有次班里孩子看到我用废旧纸壳做“小动物家园”教具,好奇地问“老师为什么不用新的?”,我笑着说“旧纸壳再利用,就能少砍一棵树呀”。孩子的模仿力远胜于说教,我们随手关灯、爱惜粮食的小举动,会在他们心里种下“珍惜资源”的种子,这便是最生动的作风教育。
展开剩余18%幼儿园教师的工作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与温暖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就是把清廉刻在与家长相处的每一次拒绝里,把务实落在为孩子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里,把节俭融在引导孩子的每一个细节里。只要我们以恒力守初心,就能让幼儿园充满清风正气,让孩子在纯净的环境中向阳生长——这便是幼教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长久的践行。
通讯员:资中县重龙镇第二幼儿园 曹丹
发布于:四川省牛达人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个人代理-配资实盘-正规合法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